首页 手机软件 正文

iphone pc suite 「91 们」都要消失了吗?

「91 们」都要消失了吗?

标题和大家开个小玩笑。

这个月底,豌豆荚的 PC 版将在本月月底正式停止服务;另一家手机助手应用 PP 手机助手也表示 iOS 客户端和 PC 客户端都将下线;而在这个月早些时候,91 手机助手的母公司百度手机助手也发出通知表示「不再支持 91 和安卓市场渠道的渠道包上传和管理功能」。

这些可以下载 App 和管理手机的第三方平台,似乎已经逐渐走向了消亡的边缘……

时代的浪潮

本土的力量

2007 年对于智能手机来说相当于是公历元年,这一年中苹果发布了初代 iPhone;谷歌也连同 HTC、三星、高通、T-Mobile 等 84 家相关厂商成立了手持设备开放同盟,标志着安卓联盟的正式成立。

不过尽管初代 iPhone 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响,但是这部被称为「耶稣手机」的新玩意在功能上还是有非常多的问题的:没有复制粘贴、没有应用商店、不支持第三方扩展、不支持换电池,如果这些都不算问题的话,iPhone 在和电脑的协同方面有一个业界极具代表性的「猪队友」—— iTunes。

iTunes 同步数据是如此的难用,以至于其在 iPod 时代就已经大名鼎鼎。而随着 iPhone 的热卖,这个软件的难用口碑也进一步破圈。伴随着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iTunes 很傻很呆萌的操作」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媒体文化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位中国的开发者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2007 年,一位叫熊俊的年轻人买了一台 iPhone,然后他发现这个 iPhone 确实是很棒,和电脑协同的 iTunes 确实是不行。

于是这个志在写程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写了一个小程序,可以方便地导出 iPhone 里的备忘录、照片和同步音乐,这个软件当时被命名为「iPhone PC suite」,而这就是 91 助手的原型。

图片来源:PCHome

短短两个月时间,iPhone PC suite 就已经拥有了超过 20 万用户(天下苦 iTunes 久矣),随后,熊俊以 10 万人民币的价格将 iPhone PC suite 卖给了刚刚上市的网龙公司(17173 网站的公司,07 年香港创业板上市),并加入了网龙,在 08 年 2 月熊俊和团队推出了 91 助手。

事实上,如果你用过一段时间 iPhone,你都或多或少听过 91 助手这个 App。除了同步数据,91 助手还可以免费下载付费软件(下载了别人的 App 用企业证书重新签名,来让 iOS 认为是企业 App 以达到的安装目的)、检测 iPhone,活脱脱街边手机店在你家。

正是由于 91 手机助手全面的功能、简单的操作,推出 3 个月,用户数量就突破了 60 万;2009 年 91 助手甚至占据了国内手机助手应用 90% 的市场,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是随着熊俊和网龙公司矛盾的激化,2010 年熊俊出走网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续推出了同步推和 Airdroid 等应用;网龙则继续运营着 91 助手,还推出了安卓版,在 2012 年实现了用户破亿;2013 年网龙和百度签署协议,百度收购了 91 助手的全部股份,作价 19 亿美元,这也是当时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并购案。

随后 91 助手更名为「百度 91」,更名但不换团队,继续在百度生态中独立运营。当时的百度依靠「百度 App+91+百度手机助手+安卓市场」的发行矩阵,百度曾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安卓应用分发商。

和 91 类似,PP 助手也曾经是 iOS 生态中的一员猛将,主打的是方便快捷的「越狱体验」(如果你不知道越狱是什么可以点击这里),在 2015 年被 UC 收购,之后又跟着 UC 被阿里收购。

而豌豆荚则深深植根于安卓这片更加自由的土壤,主打的是在电脑上「全盘管理」安卓手机:通过数据线连接之后,可以直接管理电话本、短信、应用、音乐等等,还可以直接下载视频到手机上。

我个人 12 年用过豌豆荚(当时用的是小米 1 青春版),可以说体验非常非常好:应用全不说,下载和一键更新的操作也很简便,还可以下载官方应用商城里没有的 App(例如安卓游戏神器 —— 八门神器);此外豌豆荚还官方还会定期评选出一些优秀的应用和游戏,被称之为「豌豆荚设计奖」,这些精美优秀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当时贫瘠的安卓生态。

作为李开复成立创新工场后第一家从创新工场毕业的公司,豌豆荚 2010 年上线,巅峰时期注册用户高达 5 亿,阿里据说曾经开出 15 亿美金的收购价;不过随着市场的变化,2016 年阿里以 2 亿美金收购了豌豆荚。

天时地利人和不再

转型已成必然

回顾第三方手机助手的时代,我们可以清楚地整理出第三方手机助手想要成功的必然因素:

· 天时:市场兴起,用户爆发,手机上网不方便

第三方手机市场的黄金时代在 2012 年前后,那个时代也是智能手机普及的黄金时代:

开启 iPhone 时代的 iPhone 4S 发布,这部足矣载入智能手机史册的产品加上国行销售渠道让 iPhone 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三星推出了最经典的 Galaxy S3,鹅卵石外观、大屏和极强的性能都让当时喜欢大屏的用户有了另一个选择;

HTC 开启了一代经典 One 系列,主打的旗舰 One X 搭载市面上首款四核处理器 Nvidia Tegra 3,噱头十足;

除了这些,摩托罗拉带来了新刀锋 Droid Razr Maxx;索尼有全新的索尼移动(12 年合并了索爱手机部门)和 Sony TX,这些手机现在看起来都非常经典。

国产厂商也在 2012 年崛起,代表就是小米 2 和魅族 MX2。

这些优秀的产品都吸引着用户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移:2012 年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直接增长一倍,并突破了 3 亿大关;2013 年用户突破 5 亿,并实现了智能机用户数量反超功能机。

图片来源:艾媒数聚

和高速增长的市场相对的,则是网络这项基础服务发展得并不完善:国内 WiFi 普及大概也是这个时间,2013 年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布了 4G 牌照,市场正处在 3G 到 4G 的转型期,4G 手机不够普及,网速也不够快;流量还是「5 元 30 兆」的时代,用流量下载应用根本就是奢望。15 年国务院提出「提速降费」加上 4G 网络基建搞好之后流量费用才下来的。

因此「用有线网下手机应用」就成为了当时的强需求。

· 地利:国外厂商没有本土化,国内厂商不重视

和大规模的用户增长相对的,则是当时厂商偏重硬件,不重视系统生态搭建的情况。

当时的苹果 AppStore 虽然应用质量优秀,但是大量的收费买断应用让当时并没有软件付费习惯的中国用户非常难受,因此「越狱」就成了当时广大民间 iPhone 用户要整的活儿。但是这项技术对普通用户来说还有点技术门槛,当时用户要么自学成才,要么就是去手机店搞定。

而以 91 助手和 PP 助手为首的手机助手们依靠方便的越狱操作和免费下载付费应用的服务很快就收获了大量苹果用户。甚至还出现过街边手机店的收费项目也是用这些手机助手的精彩操作,可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另外少不了 iTunes 的助攻,下音乐、导照片甚至是改铃声,这些手机助手也比苹果的原生服务方便。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苹果最大的海外市场,iPhone 上的 App Store 换着法地讨好中国用户:大量的中文应用、微信支付宝付款、应用售价也不断下降(好多都转成了订阅制……),这些举措让用户对付费应用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小。

对于安卓用户来说,苹果这些「基础操作」倒是不难,但是当时系统自带的商店实在是太难用了:由于 Google Play 不能用的原因,国内手机厂商基本都是自立山头,但是对于开发者来说每一个应用商店都要单独上传一次,更新又要传一次。而单独上传第三方应用市场就方便多了,这就出现了第三方应用市场更新应用的速度远超过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

加上这些第三方商店界面美观、操作简便、功能齐全,自然收获了大量用户。

· 人和: 手机厂商「不拒绝」

当时的手机厂商还在外观和硬件(主要是处理器)上下功夫,当时还是比拼处理器核数的时代,应用市场还没排上这些厂商的日程,这也给了第三方手机助手生存的土壤。

哪像现在手机厂商也在手机系统上发力,就连日历更新厂商也要宣传一下。第一方越来越重视,带来的就是第三方土壤的不断缩小。

而且当时厂商的权限开放得比较「随意」,随着厂商对用户手机安全和隐私的不断重视,第三方应用市场的权限获取也越来越困难,这也伤害了第三方应用市场「方便」的核心。

毕竟相较于第三方应用,体验足够优秀的第一方应用想要取代并不难,并且可以通过设限的方式来限制第三方应用的使用。这种近乎是「灭绝」的打法让第三方手机助手和应用市场难以招架。

目前来看,转型做得比较好的还是酷安,这个手机助手和应用市场起家的应用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玩机社区,无论是产品讨论、技巧分享还是灌水闲聊,酷安的社交功能已经非常完善了。

主打安卓生态的酷安还实现了反向登陆 iOS,不过只移植了自己现在的核心功能 —— 酷安社区。

市场环境风云变幻,智能手机的体验也趋近于完善,当年的刷机、越狱现在已经几乎无人问津,第三方手机助手的衰落反映的也是智能手机行业的革新。

撰文 / 恺伦

编辑 / 恺伦

责任编辑 / 恺伦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爱否科技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后台

一家低调的福州公司,是如何影响中国游戏业的?

17年前,这家公司带着他们的产品参加了E3,成为第一个出现在E3上的国产网游。

榕城福州,有着省会和东南沿海的区位条件,但无论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发展,还是象征着前沿的互联网产业当中,都是一个存在感比较低的城市。

然而在2019游戏上市公司半年报中,两家来自福州并颇有渊源的公司——网龙和IGG,同时进入营收前十,这有点令人意外。

IGG在如今的手游领域,尤其是出海方面颇有建树。

网龙是一家有着20年历史的老牌网游公司。如同福州这座城市一样,这家公司总是容易被大家忽视,但它在国内游戏和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都留下过一些值得被提起的印记。

酷似《星际迷航》进取号的网龙总部,耗资1.6亿美元,有外观和设计版权,曾在海外社交网络上有过讨论

兄弟联手

网龙是一家家族企业。

创始人刘德建的母亲杨振华曾是一名大学教授和研究员,1985年发明了国内第一个使用生物工程技术的保健品,两年后她下海经商,产品“杨振华851”一度热销。因此,刘德建早年便到美国堪萨斯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读书,毕业后也在杨振华的美国分公司担任管理职位。

在美国期间,刘德建对网络和国内互联网的前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决定回国创业。1999年,刘德建拉上在福建卫生厅借调的堂弟刘路远,一起创办了网龙公司。

刘德建与刘路远

网龙创办之初的业务是做网站。他们做了一个普通的健康网和生活服务资讯网,又恰逢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不利环境,这条路根本看不到希望。

在福州851大楼挂牌的网龙打出“中文信息因特网”的介绍

2001年初,网龙的一名员工在玩刚上市的网游《石器时代》,这引起了刘德建的极大兴趣,他们沉迷其中,做网游的欲望也愈发强烈,网龙马上就成立了一个游戏开发公司——天晴数码。

第一款亮相E3的国产网游

现在的腾讯公司副总裁,天美工作室群总裁姚晓光,当年就是天晴数码的第一名员工。

姚晓光是腾讯游戏的一位关键人物,他带领的天美开发了《QQ飞车》《王者荣耀》等产品

当时的姚晓光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游戏开发者,建立过游戏开发论坛“NPC6”,也有自己编写游戏Demo的经历,在亚联做过网游,也在创意鹰翔做过单机。

他加入天晴后,与刘德建等人决定做一款《石器时代》同类的回合制网游。由于缺少经验,他们先做了一个只有一个场景的图形聊天MUD《彩色江湖》,以其作为原型和测试版本。

《彩色江湖》之后也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系列

2001年11月,天晴以《彩色江湖》为基石,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回合制网游《幻灵游侠》面世。同一时期,网易也推出了他们的首款网游,同为回合制的《大话西游》。

值得一提的是,周星驰助阵的《大话西游1.0》在公测后就宣告失败重做,而《幻灵游侠》2002年3月收费运营后,创造了5万多人同时在线的成绩,这也和天晴做过的在当时很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有关。

2002年5月,天晴带着《幻灵游侠》参加了E3。它和《秦殇》成为继《傲世三国》后又一次在E3亮相的国产游戏,也是第一个国产网络游戏,一时间媒体竞相报道。之后,《幻灵游侠》又以国际版参加了2003和2004年的E3,并在美国和日本展开测试。

《幻灵游侠》在E3参展的照片

《幻灵游侠》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国产网游,也有一些超前和有趣的系统。

比如,武功自创系统,从名称、效果到图像都可自创,自创技能可传授其它玩家,但攻击传授者无效;还有点穴、偷盗、发射暗器等功能,如被点了穴未得到解救就无法交谈和战斗,偷盗可以偷其他玩家的钱,失手则会损失全部生命值;而五行锻造则是遵循五行八卦的原理设计,还涉及主副成分、锻造经验、地图等要素,这在当时也足够新颖。

《幻灵游侠》游戏画面

社交也是当时的一个话题。如今的《剑网3》等网游因社交方面突出被冠以各种称谓,其实十几年前的《幻灵游侠》就已经被称为“第一媒婆网游”了。

游戏画风和音乐优美,宠物可爱,节奏也比较休闲,能吸引到女玩家,而且还很时髦地加入了结婚系统。当时的玩家对游戏社交兴趣盎然,官方搞过一个“游戏男女将爱情下载到现实”的调查,吸引三万余人参与,结果坚信可以奔现的比例达到75%,有些游戏情侣也真发展到了现实婚姻。

游戏里有造房子系统,夫妻还能有自己的家

《幻灵游侠》在前两年经历了从1.0到2.5版本的迭代,运营情况还算稳定,2004年推出的3.0版本则成为一道分水岭。

3.0基本相当于一个新游戏,地图、任务、战斗、宠物、装备等系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让老玩家们感到不习惯。比方说原来等级够了就能直接捉宠,3.0则要先打到图鉴卡和捕捉卡能捉宠,也不能带比玩家等级高的宠了;打怪后直接获得奖励改成开宝箱获得;装备也增加了耐久度的设置,等等。

《幻灵游侠3.0-永恒之恋》

当时相当一部分玩家不愿意转档,官方最终采取了2.5和3.0并行运营的方式,这导致用户被分散,也拖累了后续的开发运营,再加上一些因经验不足产生的设计弊端在游戏后期凸显以及外挂的影响,还有市面上回合制竞品的出现,《幻灵游侠》的人气日渐式微。

如今《幻灵游侠》早已在网龙的游戏列表里消失,但游戏服务器至今还开着,也算是一个古董级的产品了。

靠《魔域》上市

2003年,天晴推出了第二款作品《征服》,这款游戏虽然在国内市场反响平平,但对天晴有着很大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这款游戏,天晴逐步掌握了一套稳定的自主引擎技术;另一方面,这款游戏出口到了多个国家,积累了出海经验。

真正让网龙获得商业上巨大成功的是2006年3月推出的《魔域》。

在《魔域》的开发和上市阶段,中国网游市场正在经历变革。

一是免费商业模式刚兴起。网龙看到这个趋势后,决定将《魔域》永久免费,并按照免费游戏的思路进行后续开发,避免了当时一些游戏在时间收费后又强行加道具收费的麻烦。

再就是当时这类2D/2.5D网游竞争愈发激烈,想留住玩家变得困难。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爽快度成为《魔域》的一个标签。

比如,玩家不仅可以培养幻兽助战,还可以体验另外一个标志系统——XP技能,类似于积攒怒气放大招。XP技能威力和范围极其强大,一波下来可以轻松秒掉一堆怪物,有割草般的快感,组队用XP获得的经验也会加倍;战斗技能,如战士的连击技飞天连斩,以及技能视觉效果也相当酷炫,再加上满世界刷BOSS、PK等玩法也很爽快,当时的MMORPG玩家,不论新老,都很吃这一套。

XP技能

同时,《魔域》也算是国内最早尝试联合运营的MMORPG之一,QQ、迅雷、联众这些大平台都曾是它的联运商。

综合这些,《魔域》成为网龙用户量和收入最高的网游。

《魔域》上线1年多只有2个职业,“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黄健翔代言可以说十分贴切了

凭借《魔域》在商业上的成功,2007年底,网龙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当年国内游戏公司上市热潮中的一员。

2008年,由港股创业板转至主板

后来,《魔域》经历了各种内容扩充后,免费游戏不公平的弊端不断显现,土豪和普通玩家的游戏体验变得悬殊。2009年成神系统推出后,用户流失加剧,官方也通过怀旧版、掉钱版等各种手段来挽救过,还有打年,通天塔的出现不止加速了游戏变味,同时引发了不小的涉赌争议。

此时,网龙也在利用自己的引擎技术不断开发新作。有机甲题材的《机战》,也引进过《英雄无敌》《地下城与守护者》《投名状》《变形金刚》、迪士尼等IP并推出改编网游,路子和另一家国内知名公司完美世界有几分相似。“天晴天晴,万年引擎,完美一出,谁与争锋”,这句当时流传于玩家群体的调侃,也是对这两家公司一定程度地概括吧。

但这些新游戏都难以替代《魔域》的地位,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魔域》都是网龙的收入支柱。

改变与尝试

作为一家靠技术起家的厂商,网龙也曾试图在游戏开发上有所突破和证明。

2010年,正值动作类MMORPG热度旺盛的时期。天晴公布了一款带有轻功、QTE、机关、连招等要素的3D动作网游《武侠》(代号),游戏视频放出后吊足了玩家们的胃口,还宣布了和陈可辛合作拍摄电影的消息,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个游戏之后便销声匿迹了。

2012年,一款致敬《骑马与砍杀》的硬核网游《虎豹骑》通过一个展示“大军出征”的Demo得以在网龙立项,并于2013年对外公布。

尽管测试反馈良好,但因开发周期长、类型小众以及端游环境衰退等众多不利因素,按照制作人李东成的说法,包括网龙自己在内,都没人敢发行《虎豹骑》,2016年网龙甚至暂停了开发支出,准备结束这个项目。制作组在困难的情况下自力更生继续开发,并找到了发行商,游戏在2016年底正式上架Steam。

《虎豹骑》是一款很有诚意和亮点的国产游戏。采用虚幻3搭配PhysX引擎制作,音乐由为《皇家骑士团》《最终幻想》谱曲的琦元仁操刀,为了做到对战争历史的真实还原,制作组对汉代文物、遗址和资料文献做了大量考据,他们中还有主笔过古代战争相关书籍的成员。

甲胄设计参考历史

制作组实际测试各类甲胄防御效果

同时,游戏设计方面也可圈可点。例如武器伤害根据武器种类及攻击方式、部位等细节进行了区分,护甲同样有各种部位的搭配和抵御效果;玩家操作和带兵的策略性;以及借鉴《坦克世界》科技树的兵种养成等等,并且在商业化上做的很克制。

诸多优点使得它在目标群体当中的确获得了不错的口碑,Steam上架后好评率一度到过90%以上,正因为如此,它成为索尼中国之星的第一批入选游戏,国服也通过Wegame推出。

但《虎豹骑》也有短板和缺憾。比如最基础的优化,新人不易融入等问题,包括后续的一些改动和更新,尤其是跟风而推出的吃鸡模式,反馈不佳,在市面上几款骑砍类的网游中,宣传也不够有力。

由于种种原因,《虎豹骑》上线后的命运也屡遭挫折。先是Steam发行的合作方不再代理移交给网龙,服务器还因此停了一段时间。后来制作组核心成员在2018年中出走另立门户,这给后续开发带来了重大打击,网龙也进入了逐步放弃这个项目的状态中。因为长时间看不到更新和宣传,游戏人气日渐萧条,也让曾经对它满怀希望的玩家们感到惋惜。

官网更新停止在了18年11月

《魔域》涉赌风波

2018年,网龙端游收入19.15亿元,同比增长近40%,并且创造了20年来的历史新高,这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这除了老网游自身的运营,背后有关《魔域》涉赌的风波也备受关注。

近10年间,一直有玩家举报有商人利用《魔域》的打年、阿拉玛之魂合成、魔石交易等游戏内容开展赌博,不少玩家经济损失惨重,网龙公司也牵连其中,不少新闻媒体都报道过。

2019年6月,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回复称,“2019年核查《魔域》多达60多人次,并多次参与各级检查,未发现有违反《网络游戏管理暂行规定》的违法行为”。

如今,文旅部门已不再承担网游行业的管理职责,《暂行办法》也已废止。在政策变化并日益严格的现实下,面对玩家举报和负面新闻,必然是《魔域》和网龙在未来绕不开的风险。

两笔买卖

熟悉网游的玩家对17173肯定不会陌生。在端游时代,它是首屈一指的游戏门户网站,也是厂商们最主要的新游宣传阵地。

17173的前身是国内最早的网游公会之一“网络十字军”下属《万王之王》分会的副会长寒风创办的公会网站“天国主页”,主要都是《万王之王》的内容。

网龙刘氏兄弟在做《幻灵游侠》的时候就想到,需要一个网站来宣传游戏。2001年,网龙招募了寒风,天国主页演变成了综合游戏门户,名称定为17173。

赶上了网游快速发展风口,再加上网媒时效性强,频率高等优点,以及“游戏专区”等创新,17173的流量和地位愈发显著,也带来了可观的广告收益。

负责人蔡宗建所创的专区模式是17173成功的重要因素

2003年11月,刘德建为了给游戏研发扩充资金,不顾公司上下的反对,将17173以20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搜狐。

蔡宗建2005年离开网龙,创立了天盟数码,也就是IGG。早期的天盟为玩家所熟知的可能只有旗下以《冒险岛》专区为特色的游戏媒体766,其实他们也是一家游戏开发公司,但主要面向海外,近几年IGG在手游出海上做出名堂,才被更多人关注。

2007年,刚上市的网龙开始布局无线业务,花了10万从开发者熊俊手中买下了当时在威锋网等论坛上颇受欢迎的iPhone PC Suite,熊俊也加入网龙负责产品的开发迭代,后更名为91助手。

2010年,iPhone 4发布,智能手机也在国内开始普及;2012年左右,随着《我叫MT》等手游的火热,国内手游市场成型,并且迎来了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在各大渠道中,功能和体验成熟的91助手占有重要地位。

智能手机,iPhone(越狱)的流行造就了91的地位

2013年,网龙以19亿美元的价格将91助手和无线业务卖给了百度。这个数字超过了当时整个网龙公司的市值,并创造了当时中国互联网收购金额记录。

10万人民币变19亿美元 ,不久后“渠道为王”的时代也逐渐消逝,可以说网龙在最佳的出手时机做了一笔利益最大化的买卖。

91并入百度后,也因经营不善,外部市场变化等原因而没落,最后于4年后的同一天宣布关停,令人唏嘘。

结语

国内网游市场的兴起,第一批涉足自主研发,对技术的重视,这些都帮助网龙快速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重商业化、换皮、快餐化等国产网游时代的弊病,也在这家公司身上显露无余。

这期间,他们有过突破自我的想法和尝试,但终究在投入和回报的权衡下而却步,这也是中国游戏行业一个普遍心态的缩影。

如今,网龙已经不是一家纯游戏公司了。在91收购案后,网龙在数字教育领域动作频频,经过几年的发展,收入上也已经超过了游戏。

偏安东南一隅的网龙或许会继续低调下去,但如开篇所提到的,它在国内网游史上留下的这些大小印记值得我们记住。

相关问答

手机助手用英语怎么表达 - 懂得

手机助手iphone;forAndroid;foriphone;PCsuite;[例句]新机支持个人助手功能,但不是iPhone4S的Siri,而是简单叫做手机助手。Andthenewphocell...

iphone 肿么看手机的系统文件夹-ZOL问答

2.【/private/var/mobile/Media/iphonevideoRecorder】录像文件存放目录3、【/private/var/mobile/Media/DCI...

手机助手用英语怎么表达 - 小红薯BBC655FC 的回答 - 懂得

cellphoneassistant手机助手iphone;forAndroid;foriphone;PCsuite;[例句]新机支持个人助手功能,但不是iPhone4S的Siri,而是简单叫做手机助...

无法创建窗体 - Microsoft Community

[回答]关于MicrosoftVisualStudio的开发问题请到VisualStudio论坛咨询,以便获得更有效的帮助。http://social.msdn.microsoft.com/Forums...

iphone 手机上的安装软件目录在哪-ZOL问答

2.【/private/var/mobile/Media/iphonevideoRecorder】录像文件存放目录3、【/private/var/mobile/Media/DCI...

cs2什么时候支持苹果电脑?

dobe公司可能会考虑推出适用于苹果电脑的新版本,但具体时间还需要等待官方公布。对于需要在苹果电脑上使用cs2的用户来说,暂时只能考虑使用虚拟机或其他替代方...

苹果平板电脑可以办公吗?

...分享办公文件,在iPad里面,有一个分享的功能,点击分享,然后选择您要分享的对象,点击要分享的办公文件,就可以进行分享了。修改办公文件,在软件里面选择编...

苹果电脑怎么取消指纹?

要禁用/启用开机安全性,请执行下列操作:1.转到“开始”菜单>“程序”>“ProtectorSuiteQLThinkvantage”>“Thinkvantage指纹软件...

iphone 音乐文件的存放位置 - 张芸 的回答 - 懂得

iPhone系统常用文件夹位置1、【/Applications】常用软件的安装目录2.【/private/var/mobile/Media/iphonevideoRecorder】录像文件存放目录3、...

iphone 音乐文件的存放位置-ZOL问答

2.【/private/var/mobile/Media/iphonevideoRecorder】录像文件存放目录3、【/private/var/mobile/Media/D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