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铸剑名师欧冶子的名剑作品中有五把都是为越王铸造
欧冶子是传说中的中国春秋末年越国铸剑匠师。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先是吴国攻破楚国,后吴越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剑”),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仿古湛卢剑
汉·袁康《越绝书·卷十一·外传记宝剑》记载欧冶子曾为越王铸作铜剑五柄,“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欧冶子铸的剑以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湛卢是有越王命欧冶子制造的。春秋时期,允常命令欧冶子铸剑,欧冶子带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和女婿干将,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们见到松溪的湛卢山清幽树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3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之剑。在古代,“湛”字有澄清、明亮、厚重、喜乐、深湛的意思;“卢”字有着纯黑、瞳仁、猎犬,最大胜利的涵义。由此,二字组合起来,大致的意思是明亮的眼睛,厚重的纯黑,可爱的猎犬,战无不胜的黑色胜利。作为战斗和自卫的武器,把它称为澄清、明亮、猎犬、瞳仁、黑色、胜利,很是吉祥如意。越王将宝剑取名为“湛卢”,这不仅有着帝王的精神取向,也流露出古人内心深沉的爱与祝福,这个命名既形象地描绘了宝剑的特色,又具体地表现了越王的珍视。据说这是一把仁道之剑,意思就是得湛卢者能治得了天下、也是霸道的王者之剑。
仿古纯钧剑
纯钧,亦名“纯钩”。纯钧被称为“尊贵无双之剑”,这把宝剑仅见于史书记载,越国灭亡以后就没有人再见过了。传说欧冶子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除了收藏者越王勾践之外,还有一个相剑大师薛烛曾经见过它,并且给出了他很高的估值,即使是满城的黄金、满河的珍珠也不能交换它,它太珍贵了,因为铸造它的大师在铸造完纯钧之后就死了。
胜邪,是一把小剑。后为吴王阖闾所用。欧冶子铸剑之时即认为剑中透着恶气,每铸一寸,便更恶一分,故名“胜邪”;阖闾用它主持祭祀,这把剑邪气凛然,吴国灭亡后,胜邪剑就此下落不明。
仿古鱼肠剑
鱼肠剑,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以刺杀吴王僚,故称鱼肠剑,是为勇绝之剑。该典故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历代书籍中也有提及,《越绝书·外传·记宝剑》: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
关于鱼肠剑名的由来,一种说法是认为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鱼肠,这种鱼肠倒不是指生鱼的内脏,而是要将一只鱼烤熟,剥去两胁,然后再看鱼肠,则有点像古剑剑身上的纹路,曲折婉转,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据说清朝吴大皙藏有战国鱼肠剑的墨拓本,满刃花纹毕露,就宛如鱼肠一般。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鱼肠剑之得名,就是由于它小巧得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一种可能是鱼肠剑的剑身细长柔韧,能够沿鱼口插入,在鱼的胃肠中曲折弯转,而抽出时则恢复原形,钢韧无比,熠熠生光;另一种可能是鱼肠剑为诸多名剑中十分小巧的一枚,如短刃,如匕首。
而巨阙据传说十分锋利,“可穿铜釜,绝铁䥶(鬲)”。它的花纹,“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烂如列星之行”。巨阙钝而厚重。阙:通“缺”,意为残缺。但其坚硬无比,故号“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名动一时的神剑如今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据传说,公元前496年,阖闾在吴越之战中受伤,不久后便归西。其子夫差为了尽孝道,征用了10万军民、举国力在虎丘为其建造墓穴。根据《史记》记载,阖闾之墓“灵柩外套铜椁三重,池中灌注水银,以金凫玉雁随葬”。更吸引人的是,随葬的还有阖闾生前喜欢的3000多把宝剑,其中包括“扁诸”“鱼肠”等名剑。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欢迎关注。
真·三国无双历代剧情评议
真三系列在一到三代其实都没什么正式的剧情,除少数特例外,关卡、事件、结局都是通用的,形不成完整的故事和角色刻画。
真三国无双3
真三系列第一次出现比较正式的剧情描写应该是在三代的猛将传,这一作里出现了列传模式,即每个武将一关生涯的代表战役,过关后还有人物介绍。
列传模式填补了无双模式里武将戏份不足的缺点,而且不少剧情在后来历代都有出现,例如夏侯惇被射瞎、貂蝉刺杀董卓等等。在三代及之前,无双中的战场信息是比较稀少的,关卡的流程感大于剧情感,虽然部分角色有高光时刻,例如虎牢关的吕布、合肥的张辽,但总的来说玩家操纵的武将更类似于有脸的大众脸。列传模式则有专门的剧情和台词,无双武将也是作为关卡主角出场,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剧情还显得十分简陋,而且只有一关显得太少,但这算是无双系列在剧情方面的第一次尝试。
真三国无双
随后的四代在剧情方面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如果要理解这一进步,就需要了解在三四代之间发售的初代战国无双。因为没有登录PC,也没出过中文版,现在的很多玩家应该都没玩过初代战国无双,一些即使玩过的恐怕也是浅尝辄止。作为无双系列第一个分支作品,战国无双当年拿下百万销量,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形成了与真三系列完全不同的自身特色,其中就包括剧情。
真三系列的剧情以三国演义作为蓝本,有现成的故事主线和叙事角度,但战国无双则不同。初代战国无双只有15个无双武将,连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不在其中,主线完全由暗荣自己拟定,这15个人来源杂乱,没有集中在几个势力,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深,例如织田信长和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从来没有亲自交锋过,和真田幸村伊达政宗更不是同一时代的人物,而且里面还有阿国和杂贺孙市这种近似于传说的人物,更有女忍这种纯虚构的角色。于是这部作品的虚构成分很重,历史剧情和原创剧情几乎对半开。
同时,由于15这个数字很小,几乎只有真三国无双3的三分之一,为了增加游戏的容量,每个角色的剧情都是专门设计,还有不同的分支剧情,且进入方法各不相同,最夸张的是阿国,有多达11个结局。更厉害的是游戏里还专门给玩家的自创武将也做了剧情模式,也同样有分支结局。
真三国无双4
真三国无双4
经历战国无双的洗礼,无双系列在剧情演出方面的水平大增,于是真三国无双4终于有了完整像样的剧情模式。四代的剧情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虽然一二代也是按个人进行,但四代给每个武将都做了专属剧情介绍,每个关卡都设置有过场事件,结局还有专属结局动画。这是真三系列第一次把剧情和角色刻画提到了很重视的程度,而且四代的CG质量十分优秀,即使多次欣赏也会意犹未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四代的剧情还略微显得有些稚嫩,故事也算不上精彩,但它的优点在于完成度高,设计用心。
四代的剧情和角色刻画基本是按着演义的路子来的,曹操还没有成为后来的圣人操,孙权也不是最近几代里的迷茫少年。武将的结局大都是好的方向,除了貂蝉和孙尚香等少数人出现了老公战死和谋杀亲夫这种悲剧结局,多数人还是以大团圆为主,其中不少都是假想结局。
真三国无双4中的曹操
但武将过多这个问题在四代就非常明显,徐晃和太史慈等人无限接近大众脸,徐晃即使是在自己的剧情里都没什么存在感。为了刻画这些武将,早在三代就开始尝试给武将们贴标签。真三系列在二代有多达41个武将,三代达到了44人,新增的周泰、月英、曹仁三人在小说里都不是多么显赫的人物,之前人气很一般。为了让武将有特色,暗荣给出办法分别是写成怪人、绑定东西、设计口头禅。
周泰被设计成不爱说话,台词一共没几个字的自闭症,月英则是走到哪都带着虎战车,曹仁开口闭口就是乱世(后来在无双大蛇里被改成了铁壁,并沿用至今)。这成了无双系列增加新人物的标准模式,比如说后来的病秧子郭淮和一出场就要写诗的丁奉属于怪人,哪里有凌统哪里就有甘宁,哪里有朱然哪里就会着火,属于绑定,老是嚷嚷着要加倍奉还的法正和动不动就要军法处置的于禁,属于加口头禅。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人物,很大原因是在于他们本身名气不够,剧情和特征也不吸引人。举个例子,像曹操和关羽这类人物,不需要变成怪人,也不用绑定什么事物,连口头禅也同样没必要加,他们依然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四代还是大量使用了上述三种方式来塑造人物。
当然四代在人物塑造上的亮点也不是没有,个人最为推崇的是二乔。二乔是在二代加入游戏的,最初两人差别很小,都是比较活泼的女角色。三代大乔开始往婉约的方向发展,小乔是傻X小女孩,四代时两个人的已经完全不同,大乔温柔娴淑,小乔还是傻X小女孩,但两人的外形设计和气质上的差别是历代最佳。
二乔
总的来说,四代相比于三代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起点太低,四代的剧情存在感并不算高,流程感还是非常明显,人多的弊端也已经初步显露。而星彩这种虚构角色大放异彩则开启了一种怪象,也就是历史上的重要角色人气低,而游戏中的出彩角色人气高,这种情况在后来的王元姬和关银屏等角色身上一再上演,渐渐加深了这个系列在剧情上的自身矛盾。
在四代强化剧情演出后,猛将传更进一步,做出了外传模式。个人认为,正是这个模式奠定了目前真三系列的剧情基调。这个模式是将48个无双武将分配到18个关卡中,每个关卡有几个推荐武将,每个推荐武将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剧情。
这18个关卡基本包含了后来游戏里的几种不同模式,石亭之战和祁山之战基本还原演义,楼桑村之战给刘关张虚构了在与黄巾军的交战中结识的原创剧情,麦城之战里加上了刘备张飞救援关羽的if剧情,郎君夸耀战等战役则是后来几代娱乐关卡的雏形。
这个模式不但剧情演出效果很好,而且玩家的参与感做得非常好。例如汉水之战可以选择赵云和黄忠,如果选赵云就要一夫当关守好大本营,如果选黄忠就要完成奇袭任务,要是玩家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得很好,电脑就会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要是玩家出了什么岔子,电脑也会跟着失败。再如祁山之战,当玩家诱敌失败后,诸葛亮会让玩家承担起全部责任,并且敌将全部进入超斗气状态(高手表演自虐时最喜欢这样干)。
剧本选择
六七代的剧情模式其实都学习了这一作的外传模式,六代做得比较过火,不但每个关卡的使用武将被限定为一人,有关卡还被拆成几个部分。七代要好一些,和四代一样每个关卡有不同武将和不同剧情。但六七代都存在一个毛病,那就是战场参与感要差很多,不像四代一样会根据玩家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而是无论玩家怎么做,最后的结果都一样,所有剧情都是为了发生而发生。
而在四五代之间,暗荣又出品了无双大蛇系列,该系列是无双系列首次跳脱历史和小说,完全自行创作的剧情,并且反过来对真三系列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无双大蛇出现前,其实真三系列还没有完全同人物的历史形象及演义形象完全分割,在游戏的剧情之外,历史和小说剧情其实在填补着游戏里所欠缺的部分。但无双大蛇的剧情完全不同,所有角色都是同历史小说独立开的,也是从这一作开始,在历史世界、小说世界外,无双系列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无双世界。
如果说张郃这种行为怪诞的角色身上还保留着历史中的影子,属于二次创作的话,像星彩和曹丕则完全和历史脱离开,属于暗荣的自创人物。星彩属于半虚构人物,其人物塑造在历史和小说中完全找不出模板,完全由游戏原创,而曹丕则与其原型大相径庭,性格重塑,和甄姬的亲密关系也只存在于无双游戏中。后来几代像关羽夏侯惇、王异马超的关系都属于无双系列的重塑。大蛇系列削弱了武将的历史身份,将他们在无双系列中的形象和关系发扬光大,也是经过四代和大蛇这几部游戏,无双系列不但有了剧情,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关系网和世界观。
真三国无双5
之后是无双系列最大的黑历史五代,五代是整个真三系列中最非主流的一代(各种意义上),也是一朵奇葩(褒贬皆可),这不但体现在角色前卫的造型和面目全非的战斗方式,也体现在离经叛道的剧情上。
真三国无双5
五代其实是发扬了初代战国无双以及无双大蛇的脑洞风格,同时又借鉴学习了隔壁的战国BASARA,走上了和历史及小说背道而驰的道路。由于五代本身只是半成品,在四代的基础上删了6个角色,而且一半多的角色没有剧情,到后来的特别版增加了6个武将的剧情模式后,才勉强达到了23人。但开发周期不足导致迫不得已删除多数角色的个人剧情后,剩余武将的剧情质量反而意外的高。
五代的剧情编写思路很奇特,人物的基本事迹还是按着历史和小说来的,但每个人的故事中都加入了一条主线,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适当脱离开人物在历史上的本来身份和形象,故事的走向会与历史发生改变,结局也全部都是假想。譬如说司马懿的剧情是他在隐居中被曹操强行请出山,在与敌人的交战当中渐渐找到了乐趣,而曹操平定天下后司马懿自身的欲望反而难以弥补,最后掀起了反旗。这其实是典型的电视剧和动漫创作思路,属于纯二次创作,这使得五代的剧情和历史关系最为稀薄,故事本身却是最精彩的,尤其是特别版新增的马超、凌统等角色的剧情,在故事性上几乎是真三系列的巅峰。
但步子跨太大总是会扯到蛋,当时的玩家大都比较反感这一代的剧情,像司马懿带着张郃、徐晃造反后,在剧情动画里居然亲手杀了曹操。这段剧情在当年的日本玩家中引起轰动,暗荣公司收到了大量投诉,从此再也不敢写出这种剧情。
曹操
然而时过境迁,目前无双系列尽显疲态后,许多玩家倒怀念起了删掉一堆角色并各种放飞剧情的五代来。虽说如果当初五代的路线成功了,现在的无双系列肯定会是另一番风景,但五代对后续作品的影响并未消失,在许多方面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最显而易见的是部分角色的外形,例如刘备、孙尚香、吕蒙、貂蝉,这几个角色同前四代的形象大相径庭,而后几代都沿用了他们在五代中的变化。貂蝉这个角色不止外貌有所改变,连性格也完全重新设计,五代之前的貂蝉和五代之后几乎就是两个人。而为了国泰民安而战的圣人曹操也是从五代出现的,七代吕布传if路线的打遍天下无敌手其实就是五代的吕布传剧情。实际上这些内容在后面几代是有所争议的,五代开了一个先河便是剧情向动漫化的方向发展,这么做有利有弊,一方面令剧情更加戏剧化,也更容易为角色吸引人气,便于作品传播,但另一方面又削弱了剧情和角色的厚重感,令人物形象变得更加扁平化,这些问题在后面几代越发明显。
真三国无双6
之后的六代是迄今为止剧情评价最高的一代,很多人认为这是最符合自己心中英雄史诗的一代。平心而论,六代有出色的地方,也是剧情整体把握最好、表现力最强的一代,但无双系列现今在剧情方面的诸多困境实际上都是因为执行六代的路线而造成的。
真三国无双6
六代最大的创举是增加了晋势力和后期剧情,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完整,也更有王朝兴衰的历史感,同时大幅增加剧情演出在游戏中的所占比例。每个势力按照时间线有着完整的故事,并充分结合历史,组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历史画卷,将英雄们的演出散入其中。
魏蜀吴晋各有一条主线,魏国的故事是曹操为了统一天下选择霸道,一路上失去了诸多部下,并和仇人和解,但走到最后也未能得偿所愿,于弥留之际终于放下一切,向已经死去的典韦夏侯渊表达了歉意。蜀国则讲述刘备在乱世中不放弃实现自己仁义之世的愿望,并将这个理想传承给了诸葛亮,又经诸葛亮传承给了姜维。吴国讲述两代君主壮志未酬的孙家在重任交付到少主孙权身上后,他从迷茫成长到坚定的过程。晋国则讲述英雄们离世后对愚人当政感到不满的司马一族决定破除乱世,矫正世道的故事。
魏蜀的故事问题不大,吴晋比较蛋疼。六代除结局外做得最好的几段剧情是各个重要角色去世的场面,当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并为之努力的英雄们纷纷倒在天命之前时,世事无常更加突出了历史的残酷,增加了故事的厚重感。而结局里司马昭称三国是一群英雄们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执念而创造的时代,则是对四个势力的故事最好的总结,当一切完结之后剧情中的人物又纷纷出场上演各种精彩的对决则是对这个属于英雄的时代献上的一曲挽歌,正因为如此,六代的结局动画成为了整个无双系列最经典的剧情CG。
司马懿
但细细想来,六代在剧情和人物塑造方面的问题是很大的。晋势力从一开始就划分得极为诡异,例如从未有一天为司马家服务的夏侯霸被划进了晋势力,司马懿、郭淮、诸葛诞等人都是魏臣,也被划了进来。同时,前人没把后期剧情放进来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熟面孔太少,另一方面是三国的结局并不是一个好的结局,统一天下的西晋几乎可以算是最糟糕的大一统王朝。如果要把后期剧情写出来,那么就必须解决这两个问题。于是乎,遭人诟病的滥加人物和洗白司马家来了。
六代在恢复除庞德之外全部四代武将的基础上还增加了15人,猛将传又新增了三人,达到史上之最。除开晋势力的8人之外,吴蜀的新人物全部是为了后期剧情增加的,包括丁奉、练师、刘禅、马岱、关索、鲍三娘。这些人物在剧情中几乎都在担任各种背景板,而且多数都十分边缘化,在各个势力的剧情里,除关索之外的其余诸人全部没有专属关卡,晋势力的夏侯霸也没有,这些角色是在猛将传当中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关卡。也就是说,他们从增加的那一天起就显得十分多余,需要制作人员来给这些多余的人收拾残局。
洗白晋势力则造成了一个万物皆可洗白的后果,在人人都很伟光正的前提下,剧情变得无比拧巴。加上无双的剧情早已动漫化,黑谁都怕得罪粉丝,于是人人都开始喊口号,人物塑造也变得空洞无聊,缺乏感染力。腹黑帝王刘禅和爽朗青年司马昭这种设定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到八代发展到极致,出现了夏侯姬倒追张飞和于禁吃垮关羽这种让人无言以对的剧情。
真三国无双全家福
同时游戏中为了表现武将们的英明神武,开始搞出一些十分神棍的剧情,例如放弃汉中是曹操吸引刘备主力的计策。而神棍模式在猛将传中发展出了大智若愚的刘禅诱杀姜维这种让人浑身不舒服的东西,由于玩家的强烈不满,暗荣不敢再写出这种黑暗的剧情,于是后来又成了大家都是白莲花。
这些问题在六代因为出色的剧情演出和强大的结局被最大限度地掩盖了下去,但实际上此时的无双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此外,角色友好度以及台词表白等设定也是在六代出现的,这些源自galgame的设定把无双武将们变得宛如牛郎和陪酒小姐,令老玩家和历史爱好者难以适应,这种娱乐化的变化也代表着游戏的发展方向。
不过六代也有塑造得比较好的角色,譬如虽然我不怎么喜欢,但无疑刻画得很成功的大英雄曹操,还有之前不怎么招人喜欢的诸葛亮以及爱徒姜维也在这一代人气陡增。曹操和诸葛亮是因为加重了历史刻画而获得了人气,姜维则是因为后期剧情戏份大增。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如换了CP的星彩的剧情令人大失所望,失去了昔日冰山美人的风采。
姜维
真三国无双7
七代基本延续了六代的路子,六代到七代的进步或者说变化是最小的,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进步。这其实是整个游戏业界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机能的进步速度越来越慢,而受机能影响,游戏的设计理念也开始停滞不前,现在的游戏能实现的内容几年前也可以实现。七代想出的破局方法是使用if即假想路线,用以实现玩家在六代无法帮助英杰们改变命运的遗憾。
七代的史实路线和六代基本雷同,部分地方有微调,也修正了六代那过于呆板的选将模式,但剧情表现还不如六代。也许是想和六代做出区别,七代在很多地方都做出了变化,明明走的是史实风,却搞出了各种奇怪的操作,例如庞德水淹七军。而且七代也延续了六代一些娱乐化的风格,这一点在if剧情里更加放飞,出现了汝南之战里张春华和王元姬婆媳俩边打仗边吐槽家务事的奇怪剧情。真三系列和战无系列与其他游戏不同,甚至与其他无双不同,它们每一代的故事都是一样的,所以每一代都要把已经讲过的故事来回变着法子翻炒,无双大蛇不可能每一代都写远吕智绑架刘备,但真三必须每一代都写战吕布、烧赤壁,而暗荣已经很难想出新的花样来给玩家惊喜了。
七代的if剧情做得其实还可以,魏蜀的剧情都能让人满意,晋勉勉强强,还想办法此外还想办法强行把夏侯霸等人放进了故事中,吴国的if则让人感觉莫名其妙。而if剧情最大的毛病其实在于模式太机械,其设计感太过明显,玩家必须在特定关卡完成特定条件才能完成if条件,解锁全部if条件后才能进入if路线。假如说吴国剧情救下了孙坚和孙策,但没有进入if路线,那这俩人在后面的剧情中没有任何戏份,剧情该怎么发展还怎么发展,这个设定无论怎么想都不合理。
真三国无双7
其实无双系列一直以来的思路都是如此,无论玩家如何表现,做了什么,都丝毫不影响剧情,六代以后甚至不影响战场讯息。如果说早先几代这么设计是因为机能和容量有限,那么现在还这么设计就实在过于落后。相信很多玩家在玩吕布传的史实路线时,一行人被夏侯渊剧情杀能让人气得想摔手柄。这种落后的设计思路在八代达到了极致,最终令制作人铃木亮浩自食恶果。
而七代的武将数量在上一代已经非常多的基础上又大幅提升,达到了惊人的77人,猛将传里更是达到82人,延续这种路线的八代则是94人。通常来说,一个游戏里能刻画好10个人已经是非常难得,即使是神作,20人恐怕也是极限了。要在一个游戏里塞进八九十个主角,那必然是一场灾难,多数人已经同路人无异,少数人即使刻画得好一点,也达不到很高的水平。
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使增加了这么多的角色,和后期相关的角色却很少。一直到八代,晋势力也只增加了文鸯、贾充、张春华和辛宪英四人,其中张春华和辛宪英几乎没有任何后期剧情,而其他势力的新角色里会在后期出场的只有一个关银屏。晋势力在六代的剧情是哪些,七八代还是那些,六代结束在伐蜀,七八代也没有增加伐吴。
不好说是后期的剧情已经挖不下去还是暗荣自己也对晋势力不感冒,其实最近两作暗荣对前期剧情的热衷程度明显高于后期。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六代已经把路走死了,但制作人又不敢扔掉这些内容,而是选择不断增加新内容,使得整个游戏变得臃肿无比,那些应该删掉却没有删掉的东西成为了一种累赘,不光自己多余,也影响了整个游戏的发挥。
在这种不断新增内容的思路下,七代的猛将传又加上了吕布传的剧情。平心而论这一代的吕布传写得是非常好的,剧情中的角色甚至可以用有血有肉来形容,但问题在于,在吕布传里大为活跃的陈宫和吕玲绮等角色只能依托于吕布的剧情而存在,他们和后面出场的法正、孙权、乃至晋势力没有任何交集,也就是说,整个游戏的人物根本没有有效整合。这个问题虽然在系列中一直存在,但六代之后疯狂加人让该现象变得异常突出。
吕布
吕布传其实也对系列传统的吕布形象进行了一定颠覆,因为吕玲绮的出场,吕布和貂蝉的关系变得尴尬,于是吕玲绮和貂蝉没有在任何场合同时出场。这就有意思了,属于写剧情写出bug来了,毕竟吕布不能一边当好父亲一边养小三,因为按照无双的剧情思路,既然有了女儿,那父女关系必须融洽,而貂蝉是大美人,又不能让她当妈(为了让陆逊保持正太形象,陆抗也一直没机会出场)。虽然七代靠着马虎眼混了过去,但八代必须直面这个问题,于是游戏里直接解除了吕布和貂蝉的情人关系,吕布成了一个因为不给机会好好战斗所以杀了董卓的战争狂人。
真三国无双8
上述这些问题累积到八代形成了一个总爆发。八代的剧情模式是很奇怪的,由于六代的路已经走死了,八代选择了一种国传和个人列传结合的模式,即剧情是势力通用,但玩家必须选择势力中的某一个角色,游玩他的生涯。这个设计的初衷大概是想将历史的波澜壮阔和个人的命运相结合,表达一种人人都是历史中的浪花的感觉。然而实际表现却异常差劲。
真三国无双8
首先,为什么六七代要用四代外传那种给关卡限定武将的模式呢?因为绝大部分战役确实就只有少数几个人充当主角,而多数人是没什么表现的,你说谁知道夏侯惇在赤壁之战有个什么表现,玩家选夏侯惇在战场里忙上忙下却发现所有触发的剧情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体验不到任何参与感。
同时,每个人物的剧情是不平衡的,像曹操刘备的剧情贯穿大半个游戏,通关一个等于把该势力绝大部分剧情都打了一遍,而孙坚第二章结束就战死,徐庶文鸯更是只有半章剧情。如果说他们还只是剧情少,那像大小乔这些武将几乎没有任何个人剧情,从头到尾都是在推进别人的故事。
而且以势力为单位来进行故事完全是一刀切,像马超和马岱被划进了蜀国,所以只能在蜀传里选他俩。于是选马超就无法参加他大放异彩的潼关之战。而为了让马超尽早出现在蜀传的可选人物里,剧情中还删除了葭萌关大战。没有潼关、没有葭萌关,那等于直接把马超这个人的剧情给删没了。晋传的夏侯霸剧情则是讲述他在曹魏作战立功,一到司马懿政变他的剧情就结束了,新人物辛宪英更是打完五丈原就通关了。既然是如此编排剧情,为什么不把她划给魏而要强行划进晋?
在实际进行章节时,会发现不同角色经历同一个章节都是差不多的,大小战役都会跑去参与。比如说镇守西边的郭淮会跑去参与和吴国的战斗,而司马懿明明在剧情里说了自己不想参与曹爽伐蜀(历史上他确实没参与),但在话说完之后,系统又会逼着你去参加伐蜀。
司马懿
司马懿的情况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玩家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感觉到,角色在剧情里说的台词和自己干的事根本不一样,自己无论做什么最后的结果都完全相同。虽说这是无双的老毛病,但八代的模式无限放大了这个缺点,因为八代把战斗拆分成一系列小任务,但无论玩家是否完成这些任务,对结果没有丝毫影响。
于是就出现了刘禅在成都防卫战救援了江油的诸葛瞻,击败剑阁的钟会,拆毁嘉陵江上的魏军浮桥,整合成都的抵抗势力,处决叛徒黄皓,成功守住雒城,夺回汉中要塞,击败攻入成都的王元姬和贾充,眼看着就要反杀司马昭,然后突然选择了投降。如果说七代的剧情杀是让玩家吐槽太过强行,那么八代就会让玩家怀疑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而由于个人剧情完全依附于势力,因而没有单独的主线和衔接,使得这一代的个人故事在完整性上甚至不如十多年前的四代。原本游戏里就有太多的路人武将,这样一来更加使得玩家对他们提不起兴趣。八代的剧情风格则依然延续了六七代以来的神棍加白莲花,这回甚至连无双系列最后的良心反派董太师都走上了洗白的道路,成了一个宠爱孙女的好爷爷。制作人真的没必要给所有角色都加上一个闪光点,董太师这种没什么关卡和人气的角色直接保留造型和剧情做成特殊NPC都没问题,玩家不是真的想操控他来进行游戏。
董卓
那么,这个臃肿的游戏在剧情上是否存在闪光点呢?有,还很多。这一次的游戏可以很深切地感受到制作人想要再现三国的决心,人物的背景交代和生卒年都是最接近历史和小说的一代,而且各种考据非常细致,从任务设计和角色对白都有大量直接来源于历史记载的内容,连资深三国迷都忍不住要赞叹 。比方说官渡之战出现了帮任峻护送粮草的任务,曹丕称帝前平息反对派的任务里出现了屡次惹怒曹丕的鲍勋和拥护曹植的丁仪,甚至对同样反对北伐的大众脸谯周和黄皓都有不同刻画,前者是为了保护国力,后者是厌恶姜维。徐庶的结局是诸葛亮夸赞徐庶,台词直接使用了三国志董和传里诸葛亮评价徐庶的原文。刘禅也不再是前两代里妖魔化的形象,而是更加接近史实的平庸君主。
那为什么明明这么下功夫,最后的结果却这么糟糕呢?个人认为,这是因为八代适合拿来看但不适合拿来玩。八代的内容拿来观赏是很不错的,细微之处都体现出精良的考据。但问题在于,这个游戏的所有部分全部是设计好了的,玩家无法进行任何改变,无论在游戏里付出多大努力,都收不到半点反馈,因而对于玩家来说,那些精良的考据只是华丽的外衣,穿上去根本不合身,一件好看但不好穿的衣服自然称不上是好衣服。
理论上八代其实是最适合做假想剧情的模式,那些任务的设计怎么看都是为了改变历史而存在,作为玩家,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明明完成了救援姜维的任务,他却还是要跑去投靠诸葛亮。答案只有一个,他不投靠诸葛亮就没有后面的剧情了。那么,你们为什么不写一个假如姜维没有投靠诸葛亮的剧本出来呢?
在玩家的强烈要求下,游戏出了八个if剧本。个人认为八代的if剧本比七代更加优秀,七代因为要以势力武将全部存活以及统一天下作为前提,显得十分套路,感觉不出什么惊喜,只是单纯的爽文。八代则是专门为个人设计,情节更加戏剧,角色表现也更符合个性。但问题在于,八个剧本太少了,这游戏有94个角色,86个都没有if剧本,因而这些剧本只是望梅止渴。
归根结底,还是游戏太臃肿了。如果可以精简人数,再对保留下来的这些人精心设计,工作量不一定会增加,效果却会比现在更好。八代的问题出在游戏的整个框架都是错的,那么再在细节上下功夫也是无济于事了。
真三系列马上就要迎来二十周年了,从意气风发到现在的步履蹒跚,也许制作人真的该好好想想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了。
作者简介:
相关问答
极 无双 2 列传 顺序?极无双2列传是一款策略类游戏,它的故事情节是按照关卡顺序进行的。以下是游戏的关卡顺序:野望篇:初出茅庐野望篇:历练之路野望篇:命运交响曲烈火篇:火...
极 无双 2关羽 列传 多久出一次?无法确定因为极无双2关羽列传是一款游戏,游戏更新的具体周期和时间都是由开发商决定的,以往的更新时间也非常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更新。无法确定因为极无双2...
“祸”字的象形意思是什么_作业帮[回答]基本字义1.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首.事...从口出.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2.危害,使受灾殃:国殃民.〈名...
历史上有哪些成就颇高但鲜为人知的人?同样是中统局长,名气远没有徐恩曾大的叶秀峰叶秀峰自幼聪颖、好学。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天津北洋大学,在这里遇到了对他人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
“夜郎国”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个国家到底是如何自大的?引言:夜郎自大最早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一、夜郎国的...历史上...
真 三国无双 4的 【特别版】和【猛将版】 有什么不同吗?哪款比...三国无双4其实有3作或者说4作,在ps2上有三国无双4、三国无双4猛将传、三国无双4帝国。pc上有三国无双4特别版。三国无双4是基础,主要是无双、自由模式。猛将...
形容无法超越的成语有哪些?除去我知道的{不可逾越高不可攀无...[回答]【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出处:《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东汉·班固《汉书·高帝...
【高中文言文必背?高中有哪些文言文是必须背过的呢?最好全一...[回答]高考语文背诵与默写篇目(一)古文(11篇)1《劝学》荀子2《过秦论》贾谊3《师说》韩愈4《阿房宫赋》杜牧5《六国论》苏洵6《游褒禅...
真三国 无双 5怎么刷人物?蜀:赵云:初期可使用。关羽:初期可使用。张飞:初期可使用。诸葛亮:蜀势力任一武将无双模式通关。刘备:赵云、关羽、张飞无双模式通关。马超:魏军[汉...
为什么有人称赞清末平抑东北鼠疫的伍连德国士 无双 ?1910年的大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距离它命运的终点只有一年,不仅国内起义军四起,在满洲人的老家——东北还爆发了鼠疫。这一次鼠疫比之前的鼠疫来的更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