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驱动下载 正文

大业兴oa 聚人才之力 筑复兴之基——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聚人才之力 筑复兴之基——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题:聚人才之力 筑复兴之基——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丁小溪、范思翔、张研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成就作出全面阐释——

“党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明方向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时隔11年后,党中央召开的又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

“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说。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正确方向、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十年来,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全面加强,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

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2021年5月,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印发,设专章对党的人才工作作出规定,明确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

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各省区市党委、地市级党委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

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格达乡格达村,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王克明(左一)为村民讲解健康知识(2021年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汝锋 摄

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持续加强——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各级党委(党组)分层分类确定联系服务专家对象,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

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400余名专家深入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组织一万余名高层次专家参加国情研修,组织在京院士专家集中体检6000人次,切实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党中央带头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引导广大人才自觉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破桎梏 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现在农民评职称不看重学历,只要手里有农业技术绝活,能带动老百姓致富,就能申报农艺师职称。”今年50岁的山东农民佟福兴打心眼里感谢评审条件“接地气”。他没想到初中学历的自己能获评农民正高级农艺师。

近年来,山东打破学历、论文等条框限制,让4000多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有效激活了乡村人才资源。

在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农业专家赵亚夫(中)带着团队成员查看有机水稻长势(2021年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体制机制是影响人才集聚和作用发挥的根本性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之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授权、松绑”为核心,推动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速,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2016年2月,党中央印发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随后,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配套出台政策140余项,各省区市出台改革政策700多项,体制机制改革呈现密集创新突破态势。

在重庆市巫溪县天元乡万春村,专家团队成员王大平(左一)对村民进行冬桃树苗整形压枝培训(2020年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黄伟 摄

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使用导向。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对各类科技评价活动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改。

《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一份份改革文件着力破解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福建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教授李永贵(中)在“福建省新型功能性纺织纤维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教学生做纺丝实验(2021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

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我国人才“红利”持续释放。

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教育、科技、人事、社会管理等领域体制改革协同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相互交织,强大的人才引擎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聚合力 让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习近平总书记说。

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比2012年增加了1亿人。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在加速集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配置人才。

以人才一体化发展“先手棋”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部署,促进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外省人员在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人口和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心办理引进人才落户业务(2021年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组织开展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援青,创新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方式,扎实推进“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以“牵手计划”等推动东西部地区开展人才结对帮扶……引导人才扎根基层贡献才智,让更多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朝中心聚焦,为大局助力。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

——海纳百川,筑巢引凤,不断扩大人才对外开放。

“这些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的吗?”2020年10月12日,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习近平总书记拿起一块陶瓷基板边看边问,对企业自主创新情况的关切溢于言表。

测试分析室里,科研人员正在对材料进行纳米级的微观分析。听说他们中有5名博士,其中2名还是“海归”,总书记十分高兴。

以更加积极的举措发现人才,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使用人才,以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广东深圳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设立的海归人才招聘会上,求职人员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2021年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毛思倩 摄

十年来,人才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近悦远来”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我国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正在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

——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着力培养造就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

南海之滨、创新潮涌。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院士、长江学者等70余名高层次人才常态化在此开展科研攻关及教学工作。

“在不同学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得以开展更深入全面的学习。”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研究生史鑫皓说。

中国海洋大学红旗智援博士团成员在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大常村枣林向果农了解果树种植情况(2019年9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李紫恒 摄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等稳步实施,每年培养培训行业人才数以百万计。高水平人才队伍总量持续扩大,人才队伍结构日益完善,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在西安市2019年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暨新能源新材料技能竞赛决赛上,参赛选手(右)现场查看硅片的外观(2019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 摄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海报设计:赵丹阳

来源: 新华网

克拉玛依:“云”上的“北疆之星”

2014年5月1日,满载近千名旅客的“北疆之星”城际列车从乌鲁木齐站发出,向着素有“石油之城”之称的克拉玛依市驶进。

仅过了一年,“北疆之星”上的乘客惊喜地发现,手机可通过连接列车上的免费局域网WiFi,观看列车影院、旅客咨询、旅行指南,畅玩娱乐游戏。

如果说列车上的科技联结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克拉玛依市的“智慧热情”,那么围绕其展开的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更令人们倍感期待。目前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已率先进入全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队伍前列,云计算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扩展。在未来5年内,以克拉玛依为核心的丝路中心信息云服务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以上。

授人以“云”

“为期53天的公司实习,让我的暑假过得很有意义。”在克拉玛依云大学奖励优秀暑期实习生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来自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魏防华发出这样的感慨。

面对“区域经济带信息中心”的建设机遇,克拉玛依市将云计算产业提升到城市核心产业的战略高度。2011年,克市力邀华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发展云计算产业。2017年,为深化克拉玛依云计算、大数据产学研生态的全面升级,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与华为、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成立了“克拉玛依云大学”。

克拉玛依云大学的三大功能定位清晰:整合科研资源,为云产业发展赋能,实现云产业价值的有效转化;打造适合克拉玛依、辐射新疆、融合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产学研生态;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供精准的人员输出管道,解决企业人才缺失问题。

至今,云大学已成立7个产业实训基地,云课堂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次。华为及合作伙伴为克拉玛依大学生提供了80个暑期实习岗位;并给表现优异的实习大学生设置了万元奖金,以鼓励他们持续投入云产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的推动下,“基因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新疆数据中心产业实训基地”、“健康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基地”等纷纷建立,以产教融合的发展态势强力推动着克拉玛依云产学研生态的构筑。克拉玛依云大学将云产业赋能的价值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各个行业,成为了克市从云基础构建期进入产业聚集期的重要里程碑。

智慧城市落地

从克拉玛依市自身来看,除了云产业赋能,克拉玛依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在智慧城市的布局也是吸引云产业人才、合作伙伴加入城市发展大业的关键。

克拉玛依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区域——泛中亚地区的中心区,是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点,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发展经验上,经历过50年代开发,70年代发展、80年代腾飞,90年代创新的历程,如今,克拉玛依将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视为新时代的发力点,聚焦智慧城市发展,以此带动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在这样的态势之下,克拉玛依市2017年上半年的生产总值突破37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28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62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4%。

在这背后,有克拉玛依与其最佳智慧伙伴——华为的合作身影。

自2012年双方正式开展云计算战略合作以来,华为云平台已成为克拉玛依市的信息化基础关键平台,为近百家克拉玛依市直属单位提供云计算服务,先后建设了政务、教育、健康、公安、园区、中小企业等九朵云。克拉玛依的市民与企业在工作生活、经济发展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便利。云服务所带来的改变,使克拉玛依走在了全国智慧城市的前列。

事实上,克拉玛依的智慧城市目标简单而有力:打造智慧、个性、普惠的高品质城市。所谓智慧,是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科技为一体的智慧城市系统;个性,在于围绕新疆整体发展规划、区域特点,以及一带一路大战略展开信息化基础建设;普惠,是为提升市民的整体幸福感。

那么,克拉玛依与华为是如何一同将这三大目标落地的呢?

从华为在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建设中着力的强政、惠民、兴业这三大维度之中,便可印证其智慧城市建设能力之强大。

在智慧政务方面,依托华为提供的云基础设施,克拉玛依建成了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府公文流转、政务信息公开、平安城市服务等政务应用,克拉玛依从此进入高效便利的线上政务服务时代。不仅如此,克拉玛依的信息化成果还能以服务的模式向周边地市输出,如2017年上线的“华为阿勒泰专属云”,是全国首个信息化共享共建的样板点,通过克拉玛依的成熟应用为阿勒泰各领域提供一站式SaaS应用服务。

在智慧惠民方面,按照 “上云为常态,不上云为例外”的信息化建设原则,地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社区、移动医疗等一批基于云服务的应用不断上线,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运营运维投入。

在智慧兴业方面,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高度融合,让企业得以依托云服务、数据服务实现业务升级。以克拉玛依油田生产数字化转型为例,在华为的云上建成了随钻跟踪系统、产量变动分析系统等应用,油气企业能据此做出科学、智能的决策。而由克拉玛依经信委牵头,联合华为、克拉玛依小马聚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的“克拉玛依中小企业云”,使得企业能够依托云服务构建自己的企业IT应用,也可以由小马聚力等软件方案提供商提供财务、ERP、OA、网站等应用。

下一个五年:“平台+生态”

如今,克拉玛依已经从过去的依赖单一传统产业,走向了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科技发展的新纪元。

正因为此,2017年12月,华为与克拉玛依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2012至2017年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下一个五年合作规划,将从全局发展的角度进入2.0阶段——联合生态伙伴深化区域合作,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

双方计划首先在克拉玛依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区域中心城市和全疆信息消费中心、国家级数据灾备中心、全国知名的大数据处理中心、全疆安全先进示范中心、富有竞争力的人才体系和云产业联盟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其次,通过“平台+生态”的战略,引入优质生态伙伴企业。华为提供的稳定可靠的云服务,也吸引了一批合作伙伴:海睿贝斯、上海塑想、宝德、必爱网、猪八戒等企业纷纷在克拉玛依落地。

必爱旅行网即是克拉玛依引凤入巢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早在6年前,双方已经就信息化合作达成共识,通过建立旅游云生态模式。必爱网为全疆政企提供差旅服务,帮助克拉玛依打造区域交通旅游集散地,并承诺5年为政府带来10亿产值。

据介绍,必爱网让各地旅行社、酒店、景区、票务、租车等机构入驻,在必爱网平台进行跨地域跨行业采购;为政企端用户提供G端接口,打通一体化购销渠道,方便政企客户对员工进行差旅审批、费用控制、报表分析。

从旅游业到文创产业,克拉玛依和华为不断在新领域探索合作。2017年,由华为联合龙标影业等机构打造的“克拉坞”编剧云上线。“克拉坞”编剧云将构筑一个线上编剧平台,为原创编剧提供征集、评审、交易、投资、拍摄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克拉玛依打造集影视制作、技术研发、版权交易、成果展映、人才培养、影视旅游于一体的影视基地。

在强大的“旅游云”、“编剧云”背后,是华为生态合作共赢理念的生动体现。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一直保持非常高的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专注于打造云基础设施服务,坚持开放合作,汇聚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云生态。

由此,克拉玛依,华为和合作伙伴将共同见证克拉玛依智慧城市的发展,如同北疆之星一般,在克拉玛依的北疆之“云”上前进、加速。

相关问答

阿里和腾讯未来发展前景谁更好,为什么?

本文较长,需要耐心阅读,每一篇问答都是在用心回答。本来,阿里与腾讯之间的竞争关系与发展前景已经明朗,在我之前的文章之中已经表达过。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

北京海淀区买五十平方的房子大约需要多少钱

3、安威士OA3000多媒体终端,¥6800.00。??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很高兴为您解答。建筑面积40多平米的房子,简单装修,不含家具和电器。全套含...